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校友工作 > 校友風采 > 正文
校友風采
學一樓旁那座八角亭還在嗎?——測量86級校友鄭美煌
發布時間:2020-06-02   浏覽次數:

學一樓旁那座八角亭還在嗎?

測量86級 鄭美煌

不經意間,我畢業30年了。34年前,正值風華正茂、揮斥方遒的青春歲月,我滿懷激情地踏進了母校的大門,學習國内排名第三的測量專業。在四年本科的學習生涯中,是母校的文化滋潤了我的心靈,讓愛成為了心的靈魂;是恩師的教誨,如春風化雨般流進了心田,使我背起了行囊,勇闖天涯。

34年後,我站在福州火車站,望着來往的行人,心裡泛起陣陣感慨,感歎人生的變幻莫測。坦率地講,我不是一個易于動感情的人,但是,當憶起在母校求學的歲月時,我難以掩飾内心的漣漪,讓思緒的波紋自由蕩漾,感恩之情油然而生。感恩不是一件抽象的事情,它是一個個真實的情感彙聚而成,不能被期待或苛求,要麼有,要麼沒有。

“母校給我太多,是的,母校給我太多……”我情不自禁,望着母校的方向,喃喃自語。

還記得,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我并沒有特别驚喜。我的家鄉位于福建莆田的一個偏僻小山村,在那個信息還不太發達的歲月,我事先對母校并不了解,甚至不知道在哪座城市。臨近開學報到時間,母親陪我坐了近七個小時的車,一路颠簸到了福州火車站,在福州親戚家借宿了一晚,次日擠上福州到徐州的列車。

當抵達徐州火車站時,已是從福州出發的36個小時後了,跟着接站的師兄師姐,我來到了這個當時“中國最美的大學校園”。我知道,我将在這裡學習和生活四年。

我對學校裡的一切都是那麼好奇。主樓、圖書館、階梯教室、人工湖畔……都留下了我的腳印,我用腳步丈量着求學之路,用雙眼打量着每棟樓房的神秘魅力,用真心去感受着這座校園的氣勢磅礴。

起初,我對測量專業不太了解,内心更是有些迷茫。但班主任老師告訴我:“既來之則安之,務必要學好功課,學習知識的過程是培養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的過程。”在全班裡,我的學習成績雖不是很好,但我始終認真上好每一門課,“好學力行”四個字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裡。

我對學習美術、聽建築學課程非常癡迷,我喜歡畫畫、寫生。劉遠智教授是我國著名的水彩畫家,我曾跟着劉教授到學校外寫生,也到過福建的山山水水寫生,這為我34年後的建築裝飾事業注入了源源生機。此刻回想,正是母校的包容文化,我們才逐漸形成了多元化的思維。

在母校求學期間,我最愛去的地方就是圖書館,大部分的課餘時間都是泡在圖書館裡,還閱讀了好多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如果用“如饑似渴”來形容當時的學習心情,一點都不過分。每當到圖書館時,我都是望着“學海無涯”景觀牆虔誠地點頭,那海鷗、那藍天、那海水……深深地吸引了我、也影響了我,影響至深。

彈指一揮間,離開母校已有30年。百般思緒湧上心頭,仿佛有千言萬語想對母校訴說。但,當提起筆來時,“思鄉情更怯”又使内心深感沉重,這一份沉甸甸的母校情啊!母校的北大門、露天電影場、操場、科學館、教學主樓……都将是我讴歌的主人公,不,還有校園裡的青草香、浪漫的人工湖、還有那八角亭……

對于母校,留戀的東西太多、太多。

又是夏天,學一樓旁,一瓶2毛錢酸奶的八角亭還在嗎?

2020年5月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