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來
電話:+86 13813292975
Email: zhoulai99@cumt.edu.cn
個人介紹
一、基本情況
周來,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副院長,中國科協海智計劃特聘專家,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學評估專家,教育部産學協同育人項目評審專家,國際工程教育認證秘書,生态環境部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點工作顧問專家,江蘇省環境科學學會理事,煤炭高等教育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教材編審委員會主任,徐州市生态健康學會副理事長,徐州市水資源研究會理事,《煤炭科學技術》青年編委,《能源環境保護》青年編委,一直從事土壤與地下水污染修複、碳地質封存、礦區水環境保護與生态修複等方向的教學與科研。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在澳大利亞西澳大學研修,2009年獲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環境科學專業工學博士學位,2014年從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地質學博士後流動站出站,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澳大利亞在昆士蘭大學做訪問學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子課題1項,作為技術骨幹參加“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1項,“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1項,環保部公益專項1項,國家能源局專項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發表論文70餘篇,出版專著3部,編著1部,主編“十三五”安徽省規劃教材1部,煤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2部,參編教材1部,獲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技二等獎1項,授權發明專利3項,獲江蘇省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校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江蘇省一流課程負責人,江蘇省先進班集體優秀班主任,江蘇省團隊優秀畢業設計指導教師,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優秀教學院長,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教學名師培育對象,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教師課堂教學比賽特等獎獲得者,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百佳教師。
二、教育經曆
● 2003/09- 2009/06,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環境科學專業,博士
● 2007/11-2008/11,西澳大利亞大學,地球科學系地質工程專業,博士聯合培養
● 1999/09- 2003/07,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環境科學專業,學士
三、工作經曆
● 2016/11至今, 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副院長
● 2021/01-2022/01 教育部教育質量評估中心/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協會
● 2012/01至今, 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副教授
● 2012/10-2016/11,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院長助理
● 2015/01-2016/01,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地球科學學院,訪問學者
● 2010/03-2014/06,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資源與地球科學學院,地質學博士後
● 2009/07-2011/12,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講師
四、教學教研
1. 本科生教學:《土壤與地下水污染修複工程》《環境地質學》《旅遊地質學》《環境統計學》
2. 研究生課程:《土壤與地下水污染修複原理》
3. 博士生課程:《環境污染與修複》
4. 教研教改:
(1)煤炭高等教育重點課題:“雙據”向導下行業特色工科專業高質量建設與認證保障體系(2021MXJG047). 中國煤炭高等教育協會.項目負責人2022.6-2024.6
(2)基于AOL的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2018-Y07) 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評估委員會. 項目負責人 2019.6-2020.6
(3)“雙據”向導下高質量協同育人數智保障(2022ZDKT05-104)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重點教改項目. 周來.2023.1-2025.12
(4)基于産教深度融合的高質量複合型專業群實踐教育基地建設與實踐(2020ZD07) 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重點教改項目. 鄭南山/周來.2020.1-2022.1
(5)環境科學專業地學特色修複方向多層次貫通式課程建設與實踐(2020ZX08) 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培養方案教改項 項目負責人2020.1-2021.12
(6)基于産教融合新教育的“土壤與地下水污染修複”教學改革與實踐(2018YB20) 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一般教改項目. 項目負責人2018.6-2020.6
(7)環境科學專業《科研創新》課程建設與實踐(2015QN21)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青年教改項目.項目負責人.2015.6-2017.11
五、科研項目
1.2023/01-2026/12 主持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子課題“高硫煤礦區酸性地下水污染原位協同治理與防控體系”(編号2022YFC3702203)
2.2016/01-2019/12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廢棄礦井瓦斯-水-煤岩相互作用及其兩相流動力學”(項目編号41572218)
3.2011/01-2013/12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深部煤層處置CO2中的二元氣固耦合作用與雙重孔隙效應研究”(項目編号41002048)
4.2020/100-2023/12以技術骨幹參與(排第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有機複合污染場地強化高效化學氧化原位修複技術”(項目編号2020YFC1806502)
5.2015/01-2018/12 以技術骨幹參與(排第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廢棄礦井地下水中多環芳烴的降解與遷移機理”(項目編号41472223)
6.2011/01-2014/01以技術骨幹參與(排第二)環保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廢棄礦井地下水污染風險評價與控制技術”(編号201109011)
7. 2019/07-2021/08 主持 生态環境部對外交流與合作中心委托項目:“綠色礦山治理能力與礦産行業綠色供應鍊管理潛力分析”
8. 2018/03-2020/12主持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水文局科研專項“峰峰礦區關閉煤礦環境地質問題及其風險防控對策”
9.2020/01-2022/12 主持 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重大項目培育項目(面上項目2020ZDPYMS07)“閉坑高礦化度礦井水熱聯用量-質-熱耦合機制與協同優化”
10.2021/01-2022/12 主持 徐州市水利局委托項目“七裡溝水源地四氯化碳污染監測、治理評估及運行維護”
六、指導研究生學位論文
(一)畢業研究生
1. 茅佳俊(2014屆)《粉煤灰基固化劑碳酸化封存CO2的實驗研究》
2. 範玉青松(2014屆,留學生)《粉煤灰堆場對淺層地下水的重金屬污染實驗研究》》
3. 徐潇(2016屆) 《關閉煤礦水-岩-氣反應模拟研究》
4. 汪鵬(2020屆) 《閉坑瓦斯礦井氣體吸附特性與地下水質響應模拟》
5. 章梅(2020屆) 《電動力修複Pb、Cd複合污染土壤研究》
6. 史博文(2021屆) 《閉坑瓦斯煤礦水岩氣作用下煤岩滲透性能動态演化特征模拟》
7. 李松子(2022屆) 《關閉煤礦酸性礦井水熱能利用中水質調控模拟實驗研究》
8. 李丹瓊(2022屆) 《生物炭負載納米零價鐵活化過硫酸鹽降解水中菲的模拟研究》
9. 張紹楠(2022屆) 《模拟二維電場強化電動力修複土壤鉛/镉實驗研究》
10. 鄭雙雙(2022屆) 《關閉煤礦地下水中鐵的多源釋放機理及調控模拟》
11. 花港(2022屆) 《過硫酸鹽緩釋材料釋放性能及在降解地下水中菲的應用》
12. 董林明(2023屆)《工業地塊土壤與地下水污染風險分級方法比較研究——以京津冀某城市為例》
13. 葉濤(2024屆)《煤基反應性地聚物注漿材料處理高硫酸性礦井水的協同機制》
14. 張軒碩(2024屆)《廢棄煤礦井封井回填環境風險評估與管控模式研究》
15. 王一臣(2024屆)《生物炭載納米零價鐵活化過硫酸鹽降解土壤中萘的實驗模拟研究》
(二)在讀研究生
● 2021級 張慧(環境工程)、葉濤(環境工程)、王一臣(環境工程)、張軒碩(環境工程)
● 2022級 張潔慧(環境科學)、劉迎澳(環境工程)、劉延卓(環境工程)、李笑音(環境工程)
● 2023級 張嘉儀(環境科學)、汪柯汛(環境工程)、茅恒旗(環境工程)、戴東升(環境工程)
七、科研獎勵
1. 廢棄礦井地下水污染風險評價與控制技術. 馮啟言,周來,朱雪強,李向東,曾獻奎,吳江峰,施小清,吳吉春,陳忠勝.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二等獎,2020
八、政策咨詢
1.周來、路平、楊永均.生态環境部專報:《綠色礦山治理的國際趨勢、挑戰與發展路徑》《國際環境觀察與研究通訊》 2020年第181期 (部領導閱批)
2.周來、路平、楊永均.生态環境部專報:《從發達國家礦山生态修複技術進展與典型案例淺談推進我國礦山綜合整治工作》《國際環境觀察與研究通訊》2020年第196期(部領導閱批)
3. 汪超、董璇、周來. 生态環境部專報:《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當前形勢及着力點》《國際環境觀察與研究通訊》2021年第91期(部領導閱批)
4.《廢棄井封井回填技術指南(試行)》,生态環境部環境規劃院,指南編制主要參與人,2020
5.《焦作市廢棄礦井封井回填技術手冊》,焦作市生态環境局,手冊編制主要參與人,2022
九、代表性論著
主要教材與專著
1. 周來,朱雪強,馮啟言 主編,郝明 李向東 孟磊 副主編. 環境地質學,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出版社,2022(煤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2. 路平,周來,Anthony Shun Fung Chiu主編,Neil Stephen Lopez,羅萍,楊虹,楊德軍 副主編. Sustainable Resource Development,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出版社,2023(煤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3. 胡小兵,範廷玉,周來 主編. 《水質工程生物學》,普通高等學校“十三五”省級規劃教材,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21
4. 李向東主編,孟慶俊,馮啟言,周來,朱雪強 副主編.環境污染與修複,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出版社,2015
5. 周來,馮啟言,劉繼山 著. 煤層處置二氧化碳的二元氣固耦合作用理論與模拟,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出版社,2013
6. 馮啟言,周來,李向東,李庭 著. 廢棄礦井地下水污染風險評價與控制,中國環境出版社,2016
7. 張彥著,周來,路平,劉滿芝,楊永均 著 綠色礦業技術及管理國際進展與趨勢——礦山生态治理和綠色礦産供應鍊,中國環境出版集團,2022
8. 中國二氧化碳地質封存環境風險研究組(周來等)合著. 中國二氧化碳地質封存環境風險評估,化學工業出版社,2018
代表性論文
1. 朱雪強, 花港, 周來*, 李丹瓊. "蠟燭"型過硫酸鹽緩釋材料釋放行為與機制, 中國環境科學, 2023, 43(2): 601-609
2. 董林明, 宋景輝, 曹嘉萌, 李香蘭, 董璟琦, 張紅振, 周來.工業地塊土壤與地下水污染風險分級方法國際比較研究.環境污染與防治,2023,45(01):113-121.
3. 周來, 張慧, 李松子,朱雪強,李澤.閉坑煤礦水熱利用的水質保障與處理模拟[J].環境工程學報,2023,17(7):2215-2226.
4. 周來,葉濤,鄭雙雙,朱雪強,吳江峰.關閉煤礦礦井水中“雙源”鐵污染的電化學機理實驗模拟.煤炭科學技術,2023:1-10.
5. Lai Zhou, Mei Zhang, Hui Zhang, ShaoNan Zhang, XueQiang Zhu, Ping Lu. Insights into the enhanced electrokinetic remediation of lead and cadmium contaminated soil with the composite electrolyte of citric acid and calcium chloride.Sepa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3,58(7):1319-1330.
6. Zhou, L., Ye, T., Zheng, S. et al. Experimental and modeling investigation of dual-source iron release in water-solid-gas interaction of abandoned coal mine drainage. Environ Geochem Health 2023(45): 8433–8449.
7. Zhou, L., Wang, Y., Li, D., Zhang, J., & Zhu, X., Efficient degradation of phenanthrene by biochar-supported nano zero-valent iron activated persulfat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mechanism insights.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23(30): 125731–125740
8. 周來, 王一臣, 李丹瓊, 等. 生物炭負載納米零價鐵活化過硫酸鹽降解水中菲的性能研究.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3, 54(11): 4283-4294.
9. Zhu, X.; Ji, H.; Hua, G.; Zhou, L*. Dynamic Release Characteristics and Kinetics of a Persulfate Sustained-Release Material. Toxics 2023, 11, 829.
10. Chen ZX, Yang YJ, Zhou L*, Hou HP, Zhang YZ, Liang J, Zhang S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mining areas in the context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apability and challenges[J].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2022, 95: 106767.
11. Lai Zhou, Shuangshuang Zheng, Di Chen, XunkeYuan, Mengsheng Lu, Qiyan Feng, Xueqiang Zhu. Hydrogeochemistry of Fluoride in Shallow Groundwater of the Abandoned Yellow River Delta, China. Hydrology research, 2021, 52 (2): 572–584.
12. Xueqiang Zhu, Lai zhou*, Yuncong Li, Baoping Han, Qiyan Feng. Rapid Degradation of CarbonTetrachloride by Microscale Ag/Fe Bimetallic Particl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1, 18: 2124
13. 陳贊旭, 周來*, 張紹良, 楊永均, 侯湖平. “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礦山生态修複能力評價研究[J]. 中國礦業, 2021, 30(7).
14. Lai Zhou, Bowen Shi, Ping Lu. Experimental simulation on mineral and hydrochemical evolution in response to water-coal-gas interaction of closed gassy coal mines[J].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2020, 79(21): 495.
15. Ping Lu, Lai Zhou*, Sen Cheng, Xueqiang Zhu ,Tao Yuan, Di Chen, Qiyan Feng. Main challenges of closed/abandoned coal mine resource utilization in China[J]. Energy Sources Part a-Recovery Uti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Philadelphia: Taylor & Francis Inc, 2020, 42(22): 2822–2830.
16. Cui Wei; Meng QingJun*; Feng Qiyan; Zhou Lai; Cui Yahong, Li Wenbo, Occurrence and release of cadmium, chromium, and lead from stone coal combus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 2019,6(4):586-594.
17. Zhu Xueqiang, Zhou Lai, Yuncong Li, Han Baoping, Feng Qiyan. Rapid Degradation of Carbon Tetrachloride by Microscale Ag/Fe Bimetallic Particl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1, 18(4):2124.
18. Xiangdong Li, Bo Fei, Qiyan Feng, Lai Zhou, Yue Sun. Effects of Coalbed Methane Co-produced Water for Irrigation in China’s Qinshui Basin: An Experimental Field Study. Mine Water and the Environment.2018, 37(2): 263–271.
19. 徐潇,周來*,茅佳俊,馮啟言,高波,複摻粉煤灰吸附劑固碳反應及對重金屬浸出特性的影響,環境工程學報. 2017,11(3): 1807-1813.
20. Qiyan Feng, Ting Li, Bin Qian, Lai Zhou.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Utilization of Coal Mine Drainage in China. Mine Water and the Environment.2014, 33(3):276-286.
21. 周來*,馮啟言,秦勇. CO2和CH4在煤基質表面競争吸附的熱力學分析,煤炭學報,2011,(08):1307-1311.
十、發明專利
1.朱雪強; 馮啟言; 周來; 王彥君; 楊柳; 章梅; 孟瑞豔; 吳求剛; 何建國; 趙恒. 一種揮發性有機污染地下水噴淋曝氣處理系統, 2022-1-14, 中國, ZL202010473066.8
2.李向東;馮啟言;張谷春;朱雪強;周來;代永來;楊柳. 一種利用電動力技術去除土壤重金屬污染裝置,2019-03-27,中國,ZL 201910236108.3
3.李向東;王确;馮啟言;張谷春;朱雪強;周來;代永來.一種重金屬污染土壤加藥混合固化裝置,2019-03-27,中國,ZL 201910236202.9